寶寶大便變稀爛,且大便頻率增加,而大便又稀又水,就可能出現了腹瀉。如果寶寶只是輕微的腹瀉,是很難區分的,因為寶寶的大便通常較軟較稀。但如果寶寶大便頻率增加或大便含大量液體及粘液,則寶寶可能在腹瀉。
造成腹瀉的原因是什麼?
腹瀉可以由感染引起,並且可以伴有嘔吐,這就是所謂的腸胃炎,它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,如輪狀病毒。就是導致孩子腹瀉的其中一種最普遍的病毒。若大腸內膜受損,則出現腹瀉。當腸道受損,則營養無法被適當地消化或吸收,從而導致大便變稀,腹瀉很容易令寶寶失去身體過多水份而引致缺水。
因其他病變。細菌、寄生蟲的感染或食物中毒也可能導致腸道受損。食物或牛奶過敏、抗生素等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致腹瀉。如寶寶出現腹瀉情況,必須立刻帶寶寶求診。
若寶寶大便顏色異常是否應該擔心?
如果孩子大便帶血,請立即聯絡醫護人員。若您對孩子大便顏色異常無法確定,請諮詢醫護人員尋求幫助。
能否用藥治療腹瀉?
病毒性腹瀉通常無法用藥治療,因為抗生素只能治療某些種類的細菌或寄生蟲的感染。
醫生確定腹瀉原因後會處方所需要的藥物給寶寶,父母必須按醫生的指示,為寶寶服用藥物,若情況未有改善或加劇,請不要隨便購買止瀉藥物給寶寶,必須即時帶寶寶求診。
如果您是以母乳或奶瓶餵哺寶寶,可繼續如常餵哺。
腹瀉通常持續多久?
腹瀉通常會持續3-7天,因此在此期間寶寶大便較稀。
如何預防止腹瀉?
- 換尿片前,後和準備食物前,請清潔雙手
- 如廁後,接觸寶寶、餵哺寶寶前,請清潔雙手
- 正確消毒食具
- 確保寶寶衣物,玩具,用品整齊清潔
以上資訊僅供參考。如果您擔心孩子的健康,請諮詢醫護人員。